開館迄今快20年,每逢朋友來美濃,我會帶著朋友第一站先到客家文物館,以展覽內容為主,搭配我對美濃的認識與詮釋,讓朋友對美濃有個初步印象。緊接著帶他們到各景點時,對景點有更直接的連結與體會。
過去傳統博物館常使人望之卻步,呆板的展品、制式化的展間總使人難以親近。現代博物館力求親近民眾與注重互動,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深入淺出讓參觀者接收到展覽內容,而美濃客家文物館即為一例,適合多元類型訪客。有意願多了解美濃的訪客,可從常設展一探美濃全貌;親子出遊美濃,客家文物館提供DIY手作活動,讓孩子從活動中對美濃紙傘等技藝留下印象;夏日炎炎中午時分更一定要造訪客家文物館,設有空調的館內可作為避開午後豔陽的休憩站,為下午的行程養精蓄銳之餘還能認識美濃;對美濃當地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不定期的特展與活動也是認識家鄉日常文化的途徑,去年的八音團演出、與邀請美濃傳統技藝師傅到館展演的美濃百工百業活動,紛紛吸引許多在地人前來參觀。
美濃客家文物館,位於美濃湖(前名中正湖,於2016年正式更名為美濃湖)東北側,依傍著美濃人字山,建築外觀以美濃傳統夥房與菸樓為藍本,內部以未經裝潢的清水模,顯示美濃質樸精神。
館外生態池 |
展區外的牆上有兩大幅畫作,是美濃當地知名畫家曾文忠老師繪製捐贈給客家文物館的,兩幅描述了客家先民的傳統儀式與生活,左側是字紙祭,右側是東門樓下洗衣婦女。不妨稍作停留,從畫作中一窺現今已非常少見之客家傳統習俗。
昔日生活寫實 |
一踏進大廳,初入眼簾的是復刻版美濃開基碑文,記載著西元1736年(清乾隆元年),林豐山林桂山兄弟從屏東來到美濃平原開墾的歷史。原版碑文仍保留於靈山腳下的開基伯公壇。
![]() |
開庄碑文石 |
今晨吉期,開基福神新壇甫竣,我等同心誠意,祭告山川,懇祈上蒼,佑此土可大,亦因可久,將奕世於瀰濃
以上節錄碑文也出現在交工樂隊【我等就來唱山歌】專輯中的「下淡水河寫著我介族譜」中
完整歌詞展示在一二樓樓梯間 |
一樓展區介紹了客家、美濃婦女、東門樓、夥房、油紙傘、藍衫、美濃主要產業、獅子頭水圳、還有黃蝶翠谷,認真逐項看完至少要花半小時。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並沒有!還有二三樓展區~
樓梯間的客家諺語 |
除了主要常設展區,值得一提的是,客家文物館於2016年增設文物展示主題展區,以更活潑生動的方式帶入美濃傳統文物,分別介紹傳統農事與農具、建築民居家具、以及客家食物。
在一樓的第一文物室主題為農業時代的耕耘方式
第二文物室展覽日常生活與民間生活,下圖為客家祭典的祭壇擺飾。猜的到左邊的木製品是什麼嗎? 是放置牲禮豬羊的架子XD
客家祭壇 |
嬰兒搖椅 |
第三文物室則是與"食"相關的主題。羅列食具、介紹客家菜餚等等。
食具 |
讓我們坐下來喝口水歇息一下...
以為客家文物館只能單向看展覽嗎?錯錯錯,現在遊客也可以DIY彩繪紙傘,甚至借藍衫來穿!只要60元材料費,就可以動手畫出具自己風格的小紙傘,很適合小朋友從畫圖中認識客家紙傘。客家文物館也提供了藍衫借用,只要押證件,就可在具有客家風格的建築拍下藍衫照。
針對不同目的的旅客,以下是行前安排建議:
- 初次來訪美濃,想在最短時間認識美濃全貌: 建議安排在來美濃後第一個行程
- 親子遊美濃: 可安排在假日,參與館方的DIY活動
- 團體行可事先向館方預約導覽
也建議來訪前參考,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取得更多精彩活動訊息
地址: 高雄市美濃區民族路49-3號 (地圖)
營業時間: 周二到周日 上午9:00至下午5:00 (周一休館)
票價: 全票40元,半票20元,20人以上團體票32元
交通方式:
- 開車/騎車: 導航美濃客家文物館地址,備有停車場
- 單車: 從美濃車站騎乘單車前往約莫15分鐘路程,單車借用可參考 美濃的大眾交通運輸
- 步行: 從美濃車站步行前往約莫半小時路程
- 庄頭巴士(時刻表): 紅線一日三班次經過客家文物館
本文照片版權所有: 美濃客家文物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