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到美濃/在美濃的大眾運輸交通

2020年更新資訊,請見https://ameiyomeinong.com/transportation/

美濃位於高雄市的東北端,離高雄市區約40分鐘車程。我長年以背包客自助方式在外旅遊,深知大眾運輸對無交通工具旅客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將介紹如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美濃,以及如何在美濃活動。


【到美濃】
美濃隸屬於高雄市,因此從高雄市區搭車到美濃是最方便不過了。美濃沒有火車站,對外運輸除了自家車外就是依靠客運,長年以來都是由高雄客運公司經營高雄往返美濃的路線,我小時候國道十號尚未開通,到高雄只有一條旗楠公路,動輒就要一個半小時車程,經過楠梓加工區時聞到窗外異味就知道高雄到了。長大後國道十號通車高雄美濃路程大幅縮短為40分鐘,旗山美濃變成高雄市區的後花園。

回到本文主題,如何搭車來美濃。高雄客運在高雄市區有兩條路線到美濃: 一是全程行走國道的旗美快捷公車,二是長久以來服務美濃居民往來高雄的公路客運。兩路線可上車投現,也可使用電子票證(一卡通等)。
起站為高鐵左營站外四號月台,有兩個目的地:旗山與美濃,只在起點與終點停車。路線為高鐵左營站->旗山->美濃,所以請認明終點站為美濃的班次,才能順利抵達美濃。車程一般來說在一個小時左右,若遇到尖峰時間(周五下班、假日收假等),時間會再拉長。全票88元,半票44元,投現刷卡同價。

起站是高雄火車站附近的高雄客運總站,沿途有站牌處皆可上下車,到美濃約一個半小時,同樣周五下班是尖峰時間,會塞在路上欣賞民族路街景(?)。票價方面,由於高雄市交通局鼓勵使用電子票券,所以只要使用一卡通等乘車,公路客運最高單程負擔60元,而投現或是車站購票則是原價。
路線: 高雄火車站->民族路->(左營高鐵站)->旗山->美濃->(六龜) (往六龜8025班次經過左營高鐵站)
  • 其他
不論是高鐵站外或是高雄客運總站外,常有計程車招攬包車到旗山美濃。以人頭計費,到美濃約每人200元不等,可講價,可指定地址。適合趕時間或不耐等候客運搭車排隊人龍,惟通常運匠會招滿四人才開車,也未必省時。
  • 其他縣市
鄰近的台南市與屏東縣也各有客運可以直接(間接)到美濃,分述如下

台南市 - 從台南火車站搭乘高雄客運8050"台南-旗山-佛光山"路線,在旗山轉運站下車,轉搭往美濃的客運。 (路線時刻表)

屏東市 - 從屏東火車站搭乘屏東客運8220路線,沿途經里港,終點站美濃。 (路線/時刻表)

[小結]
依地點 -
從左營高鐵站: 可搭乘旗美快捷公車、8025客運
從高雄火車站: 8025、8028
從台南火車站(及沿線): 搭乘 8050到旗山,再轉車到美濃
從屏東火車站(及沿線): 搭乘 8220直達美濃

省時 - 旗美快捷 (通常)快於 公路客運
省錢 - 使用一卡通等搭乘公路客運 


【在美濃】
美濃說大不算特別大,但也無法徒步走訪各景點,所以在地交通一直以來是讓無自備交通工具的遊客無法盡情探索美濃之問題。以下介紹美濃現有可供旅客運用的交通方式。


  • 步行
適合短時間停留且在市區小範圍遊歷,雙腿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單程可走半小時以上者,範圍可及美濃湖與美濃客家文物館;
半小時以下,走走停停間可到美濃文創中心、永安老街(上庄中庄下庄)、第一戲院、東門樓等

  • 單車 
若想走訪離市區較遠的景點,或是優先徜徉於美濃田野,單車則是彈性又經濟的選擇。有三個選擇:
    1. 向在地店家租借: 美濃車站旁有幾間單車租借,可自行詢問。
優點:車況較佳
   
    2. 高雄客運站提供之免費單車借用: 高雄客運現正推出搭客運免費借單車活動,只要搭乘高雄客運前往美濃,即可向車站以現金或證件抵押借用單車。
優點:免費
缺點: 車況較不穩定、數量有限(6台)、下午4點前要歸還

    3. OBIKE: 無柱式共享單車OBIKE也在美濃投放車輛了! 在車站旁即有車輛可借用,
優點: 無定點式隨借隨還
缺點: 需使用智慧型手機下載APP,並綁定信用卡,對不熟科技產品應用者不是那麼友善。

倘若遇上夏天的艷陽或是午後雷雨,單車就不是那麼方便了。美濃還有另一個美濃專屬的庄內交通工具,庄頭巴士。

  • 庄頭巴士

設立於2015年的美濃庄頭巴士,是區公所體恤區內不住在市中心的長輩就醫買菜不便,因此啟動巴士繞行美濃較為偏遠的庄頭,共有兩條路線,一天各三個班次,供民眾免費搭乘。

路線圖



我在外頭走跳時,往往喜歡搭乘當地的交通工具,火車、地鐵等,其中我認為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公車。只要掌握搭乘方式,不但票價相對便宜、可以看到街景、觀察當地人搭乘的習性與行為等,都讓公車之旅有趣。美濃不比都市有便捷的公車系統,而此唯一的庄頭巴士,行走於美濃田野水圳間,深入非觀光景點的村落,接送地方上無交通工具卻有通勤需要的長輩﹐既欣賞風景、也體驗居民生活,極推!

從2017年7月始,庄頭巴士與在地觀光導覽協會合作,旅客可預約導覽人員沿途解說,一人50元,六人成行(新聞)

以上是2017年7月資訊,若有疏漏或需要更新之處,歡迎留言告知!






留言

  1. 太好了說明非常詳細、 謝謝提供簡介

    回覆刪除
  2. 到美濃轉蓮站附近有計程車可招呼嗎?

    回覆刪除
  3. 請問大張與高背籐椅的價格,謝謝!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隱身於巷弄間的美濃手作藤椅

提到對美濃的印象,許多人的印象是油紙傘,特別是在數十年前的熱門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推波助瀾下(主角之一即為美濃製作油紙傘人家收養),更加深了大眾對美濃與油紙傘的連結。除了油紙傘這項手工藝外,美濃至今仍保留了許多仍被常民生活使用的精緻工藝

曾經的菸葉王國 - 美濃菸業盛衰

美濃過去有 「菸葉王國」之稱,每到 冬天田園間一片片菸葉田映入眼簾。菸葉從1939年由日本政府引進美濃,全盛時期美濃種菸面積超過兩千公頃,由一千八百戶菸農家族種植,占全台四分之一,都是全台最高。隨著政策變遷,美濃菸葉種植於2017年初畫下句點,翠綠的菸田只能從圖片中追憶。 保證價格收購制度是造就美濃種菸業蓬勃發展的原因,在其他農產品價格隨市場機制波動時,菸葉在當時菸酒公賣局(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統一保價收購下,讓菸農獲得穩定的收入。菸葉在美濃最興盛時期,一甲菸田收益為十三萬元,而同時期公務員年薪為七萬八,高額報酬讓美濃農民於冬季紛紛投入種菸行列,造就了菸葉盛世。 種菸收入雖豐厚,過程卻很辛苦,因此菸業還被農民稱為 「冤業」。種植菸葉期間需要頃全家之力投入,即使在學孩子也不例外,照樣要分攤簡單的工作,像是徹夜顧烘乾菸葉的爐火。高度勞力需求也發展出美濃菸農間的特殊制度: 「交工」。採收菸葉需要大量人力,無法單憑一個家族之力完成,因此幾戶人家依親屬或地緣關係組成 「交工小組」,每戶各出幾個人力,輪流到小組成員家採收菸葉。 此乃交工,交換工人之意。美濃籍音樂人林生祥早期的樂團 「交工樂隊」,名字即由此來。 採收之後的青綠色菸葉不能直接繳給公賣局,而是要先行烘乾成金黃色,才能運送到繳菸廠,讓公賣局依照品質等級,給予相對應的報酬。美濃平原開始出現一棟棟菸樓,作為烘乾菸葉使用。菸樓為兩層樓高建築,內部空間掛上一串串菸葉,藉由燒柴火提升溫度,再由下方的鐵管傳熱到整棟建築。烘菸至少十幾天不間斷,因此爐火也十幾天不能熄滅,此時家中成員輪番上陣顧爐火,24小時輪班,也讓美濃冬夜燈火通明。後期引入烘乾機器設備,至此再也不用人力徹夜守爐火,大大降低了負擔。 菸農於菸樓作業景象(美濃客家文物館菸樓模型) 菸葉在美濃超過一甲子,也影響了美濃幾代人的生活。菸農家庭付出勞力,菸葉則回報於足以養活一家人吃穿、孩子求學的收益。在辛苦工作下,長輩總是告誡孩子們要好好念書,有本事往外發展,才不用待在鄉下繼續種菸,這時菸葉成為了刺激孩子們好好念書向外發展的推力。孩子們可能是聽從長輩教誨,也可能怕了菸事,莫不以唸書為第一志向,有能力者不是捧公家飯碗,就是出國深造,也成就了美濃三多: 老師多、公務員多、博士多。 隨著全球化發展,台灣政府急想與國際接軌,美濃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