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Week 1: 白玉蘿蔔初開始 - 打田



父親家族在夥房附近有這麼一塊田,為家族所共有,給家族子弟耕種,無法出售。爺爺名下的一分半田地,之前租給別人耕,今年收回。爸半認真問我要不要種蘿蔔,我便不假思索答應了。

何是蘿蔔?
蘿蔔是近年來美濃熱門的秋季作物,由於成長期快,約莫45天即可收成;習性怕水,正適合秋季乾燥的南部,平常仰賴晨間露水即可生長,無需特別灌溉照料;輔以蘿蔔全身上下皆可入菜,舉凡蘿蔔葉、蘿蔔苗、蘿蔔本體等等,同時又可作為醃製物或陳年老蘿蔔,因此很受美濃農民歡迎,成為夏季二期稻作與年底波斯菊花田中的作物。每年約莫十月初開始播種,十一月中即可採收。美濃農會還為美濃蘿蔔註冊個名字,稱之"白玉蘿蔔",不只取其白色外型,客家人在祖堂祖先牌位之下,還有祭拜土地龍神,龍神兩旁的對聯為"土中生白玉,地裡出黃金",蘿蔔正是由土裡長出來的,因此取"白玉"為美濃蘿蔔命名。農會更舉辦了"白玉蘿蔔季",以股東認股方式招募遊客到美濃拔蘿蔔,2015年白玉蘿蔔季更入選為客庄十二大節慶之一。

基於蘿蔔的可塑性高,延伸活動遊程多,又便於平日不在美濃的我可於假日回來照應,就決定先以蘿蔔當成是我踏入農業實務的入門。初生之犢不畏虎,在聽聞前輩用無毒方式種蘿蔔後,我也決定要如法炮製,不用一般人種蘿蔔必撒的除草劑,同時也做好要勤拔草的心理準備。

正式播種栽種前,要先整理已經休耕一陣子雜草叢生的田,整好的田等地乾後才能播種。

打田前的雜草叢生
在前輩的協助下,踏出我這個農事小菜菜的第一步,找人來打田。打田是客家話,意思是用機器翻土整理田地。機器是圖中這台,稱為火犁,在前進間翻土,也將雜草連根拔起,再拌入土中,成為土裡養分肥料。

作業中的火犁

當火犁作業時,旁邊一定會有許多因為火犁而來的白鷺鷥與巴哥,亦步亦趨地跟著火犁。初見時不解,後來才知因為翻土,田裡的蟲子也會被翻出來,自然成為鳥類覓食的絕佳時刻。前輩補充,有鳥停靠覓食的田,表示是無過度開發污染的良田~

地不大,大概半個小時就結束作業,從雜草一片變成泥土一片,原來的草則被攪拌至泥土裡。最後還要留兩條溝,作為排水用,讓水從地勢高順勢流到地勢低處,才不會漫佈整田。

然後整理附近的第二塊田,第一塊田的白鷺鷥在火犁離開後全部飛走,跟著來到第二塊,超聰明的,還會閃機器。

剛整好的第二塊田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步驟,當火犁上岸時,會將部分田裡的泥塊帶上岸,或是留在機器上,行進間可能會掉在路上,造成用路人危險。所以田主的基本道義就是要將陸上的泥塊清乾淨,或是像駕駛火犁的阿霸(客語,阿伯之意)將機器上的泥塊清完後才返程。有經驗的前輩帶了鋤頭等工具來,媽呀還真重,頓時覺得自己似乎沒想像中粗勇(?),也開始領教田事的粗重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隱身於巷弄間的美濃手作藤椅

提到對美濃的印象,許多人的印象是油紙傘,特別是在數十年前的熱門連續劇<星星知我心>推波助瀾下(主角之一即為美濃製作油紙傘人家收養),更加深了大眾對美濃與油紙傘的連結。除了油紙傘這項手工藝外,美濃至今仍保留了許多仍被常民生活使用的精緻工藝

到美濃/在美濃的大眾運輸交通

2020年更新資訊,請見 https://ameiyomeinong.com/transportation/ 美濃位於高雄市的東北端,離高雄市區約40分鐘車程。我長年以背包客自助方式在外旅遊,深知大眾運輸對無交通工具旅客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將介紹如何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美濃,以及如何在美濃活動。

曾經的菸葉王國 - 美濃菸業盛衰

美濃過去有 「菸葉王國」之稱,每到 冬天田園間一片片菸葉田映入眼簾。菸葉從1939年由日本政府引進美濃,全盛時期美濃種菸面積超過兩千公頃,由一千八百戶菸農家族種植,占全台四分之一,都是全台最高。隨著政策變遷,美濃菸葉種植於2017年初畫下句點,翠綠的菸田只能從圖片中追憶。 保證價格收購制度是造就美濃種菸業蓬勃發展的原因,在其他農產品價格隨市場機制波動時,菸葉在當時菸酒公賣局(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統一保價收購下,讓菸農獲得穩定的收入。菸葉在美濃最興盛時期,一甲菸田收益為十三萬元,而同時期公務員年薪為七萬八,高額報酬讓美濃農民於冬季紛紛投入種菸行列,造就了菸葉盛世。 種菸收入雖豐厚,過程卻很辛苦,因此菸業還被農民稱為 「冤業」。種植菸葉期間需要頃全家之力投入,即使在學孩子也不例外,照樣要分攤簡單的工作,像是徹夜顧烘乾菸葉的爐火。高度勞力需求也發展出美濃菸農間的特殊制度: 「交工」。採收菸葉需要大量人力,無法單憑一個家族之力完成,因此幾戶人家依親屬或地緣關係組成 「交工小組」,每戶各出幾個人力,輪流到小組成員家採收菸葉。 此乃交工,交換工人之意。美濃籍音樂人林生祥早期的樂團 「交工樂隊」,名字即由此來。 採收之後的青綠色菸葉不能直接繳給公賣局,而是要先行烘乾成金黃色,才能運送到繳菸廠,讓公賣局依照品質等級,給予相對應的報酬。美濃平原開始出現一棟棟菸樓,作為烘乾菸葉使用。菸樓為兩層樓高建築,內部空間掛上一串串菸葉,藉由燒柴火提升溫度,再由下方的鐵管傳熱到整棟建築。烘菸至少十幾天不間斷,因此爐火也十幾天不能熄滅,此時家中成員輪番上陣顧爐火,24小時輪班,也讓美濃冬夜燈火通明。後期引入烘乾機器設備,至此再也不用人力徹夜守爐火,大大降低了負擔。 菸農於菸樓作業景象(美濃客家文物館菸樓模型) 菸葉在美濃超過一甲子,也影響了美濃幾代人的生活。菸農家庭付出勞力,菸葉則回報於足以養活一家人吃穿、孩子求學的收益。在辛苦工作下,長輩總是告誡孩子們要好好念書,有本事往外發展,才不用待在鄉下繼續種菸,這時菸葉成為了刺激孩子們好好念書向外發展的推力。孩子們可能是聽從長輩教誨,也可能怕了菸事,莫不以唸書為第一志向,有能力者不是捧公家飯碗,就是出國深造,也成就了美濃三多: 老師多、公務員多、博士多。 隨著全球化發展,台灣政府急想與國際接軌,美濃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