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曾經的菸葉王國 - 美濃菸業盛衰

美濃過去有 「菸葉王國」之稱,每到 冬天田園間一片片菸葉田映入眼簾。菸葉從1939年由日本政府引進美濃,全盛時期美濃種菸面積超過兩千公頃,由一千八百戶菸農家族種植,占全台四分之一,都是全台最高。隨著政策變遷,美濃菸葉種植於2017年初畫下句點,翠綠的菸田只能從圖片中追憶。 保證價格收購制度是造就美濃種菸業蓬勃發展的原因,在其他農產品價格隨市場機制波動時,菸葉在當時菸酒公賣局(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統一保價收購下,讓菸農獲得穩定的收入。菸葉在美濃最興盛時期,一甲菸田收益為十三萬元,而同時期公務員年薪為七萬八,高額報酬讓美濃農民於冬季紛紛投入種菸行列,造就了菸葉盛世。 種菸收入雖豐厚,過程卻很辛苦,因此菸業還被農民稱為 「冤業」。種植菸葉期間需要頃全家之力投入,即使在學孩子也不例外,照樣要分攤簡單的工作,像是徹夜顧烘乾菸葉的爐火。高度勞力需求也發展出美濃菸農間的特殊制度: 「交工」。採收菸葉需要大量人力,無法單憑一個家族之力完成,因此幾戶人家依親屬或地緣關係組成 「交工小組」,每戶各出幾個人力,輪流到小組成員家採收菸葉。 此乃交工,交換工人之意。美濃籍音樂人林生祥早期的樂團 「交工樂隊」,名字即由此來。 採收之後的青綠色菸葉不能直接繳給公賣局,而是要先行烘乾成金黃色,才能運送到繳菸廠,讓公賣局依照品質等級,給予相對應的報酬。美濃平原開始出現一棟棟菸樓,作為烘乾菸葉使用。菸樓為兩層樓高建築,內部空間掛上一串串菸葉,藉由燒柴火提升溫度,再由下方的鐵管傳熱到整棟建築。烘菸至少十幾天不間斷,因此爐火也十幾天不能熄滅,此時家中成員輪番上陣顧爐火,24小時輪班,也讓美濃冬夜燈火通明。後期引入烘乾機器設備,至此再也不用人力徹夜守爐火,大大降低了負擔。 菸農於菸樓作業景象(美濃客家文物館菸樓模型) 菸葉在美濃超過一甲子,也影響了美濃幾代人的生活。菸農家庭付出勞力,菸葉則回報於足以養活一家人吃穿、孩子求學的收益。在辛苦工作下,長輩總是告誡孩子們要好好念書,有本事往外發展,才不用待在鄉下繼續種菸,這時菸葉成為了刺激孩子們好好念書向外發展的推力。孩子們可能是聽從長輩教誨,也可能怕了菸事,莫不以唸書為第一志向,有能力者不是捧公家飯碗,就是出國深造,也成就了美濃三多: 老師多、公務員多、博士多。 隨著全球化發展,台灣政府急想與國際接軌,美濃菸業
最近的文章

【秋冬限定】美濃田園音樂節

秋冬是最適合造訪美濃的季節,氣候宜人,沒有夏天的熾熱、沒有如北部般的陰雨綿綿;多樣農產裏作白玉蘿蔔、橙蜜香番茄等接棒點綴田間風景,此時若在涼風徐徐的田間欣賞音樂無非是一大享受。美濃田園音樂節即為此概念,每年秋冬時分在美濃熱鬧登場。 初期的田園音樂節,融合了音樂會與田間體驗。聆聽音樂演出之餘,還可逛逛周邊的小農市集、參加小旅行遊覽美濃田園風光。時逢美濃白玉蘿蔔產季,也可到活動所在地美濃客家文物館周遭的蘿蔔田親採蘿蔔,或是體驗各項在鄉村於農田才有可能進行的農事活動:烘土窯、用稻稈紮稻草人、DIY醃製醬菜等。 田園音樂節不只是田間的音樂饗宴, 更是客家音樂專輯的發表會。自2012年開始,連三年發表了客家童謠專輯 「野來野趣唱生趣」1、2、3 ,由美濃籍音樂人林生祥為首,與其他客籍音樂人,偕同美濃地區國小合作,以生活化的題材,創造出一首首輕快有趣的客語童謠,引領孩子從音樂中接觸客語。 田園音樂節的企圖心不僅於客語童謠,緊接著2015、2016連兩年,更以製作青少年客語專輯為目標,從舉行青少年音樂工作坊傳授製作專輯概念,並向青少年徵選歌詞,由音樂人譜成曲,接著海選歌手,由孩子詮釋自己的音樂,甚至還製作歌曲MV;最後在田園音樂節當天舉行專輯發表會,完全按照線上歌手發片規格。 隨著美濃文創中心於2015年落成啟用,田園音樂節場地也移至交通方便的美濃市區舉行。除了在地客家音樂社團歌舞表演之外,重頭戲莫過於參與青少年專輯製作的孩子們,用歌舞擂台賽演繹出專輯裡的歌曲。2015「X+Y係幾多」、2016「青春 个該兜事 」專輯,都是表達青少年們面對課業、興趣、乃至感情的心情,孩子們載歌載舞詮釋,格外動人。 美濃田園音樂節與客家婚禮客家宴,名列2017客庄十二大節慶。2017美濃田園音樂節,訂於12月9日星期六,於美濃文創中心熱鬧開場,歡迎來現場欣賞美濃孩子們的表演!

【秋冬限定】美濃白玉蘿蔔季

繼油紙傘與粄條之後,近年來美濃再出現代表意象:白玉蘿蔔。每逢秋天人們總會么喝著一起到美濃拔蘿蔔,享用著蘿蔔排骨湯,再帶幾瓶醃蘿蔔或老蘿蔔乾作為伴手禮。這一切不過是近十年間的事。在白玉蘿蔔之前,秋冬的美濃地景是一大片的菸葉田,間雜著一些冬季裡作,形塑出從前美濃 「菸葉王國」之名聲。然而,隨著台灣於2001年加入WTO之後,種菸業逐漸式微,農民也另謀出路,尋求其他替代作物,白玉蘿蔔即為此時代背景下的產物。

美濃必吃客家料理 - 傳統篇

來到美濃,除了名聞遐邇的粄條之外還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特色菜餚? 本篇文章將介紹傳統口味與美濃客家代表食物,分享在地人觀點,適合初訪美濃、想嘗試客家口味的朋友按圖索驥。

美濃遛小孩新去處 - 美濃客家文物館兒童探索區

在美濃常看到長輩跟孫子輩說著生硬的國語,而非長輩慣用的客家語,問長輩怎麼不跟小朋友說客語,長輩常無奈地說,小孩子在學校、電視上接觸的都是國語,讓孩子使用客語有困難。現今少子化更讓客語傳承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相關單位無不推出對策,美濃客家文物館兒童探索區即因應而生,營造出一個遊戲空間,讓孩子從中接觸客語、進而學習客語。

【期間限定】我們的星星月亮太陽 - 2017美濃駐村藝術家

位於美濃市中心的美濃文創中心最近很熱鬧! 自從重新整修開幕以來,文創中心內部為旅遊諮詢中心,開庄廣場不僅成為各種活動的舉行場地,白天晚上更為附近居民活動、孩子嬉戲的所在。自2016年起,主管機關高雄市客委會每年底邀請藝術家進駐中心,與美濃社區接觸,依其專業創作作品妝點美濃。去年是竹編、影像創作等,今年則由薛伯輝基金會執行長鍾蔡瑛珠女士策展,邀請陶藝家周妙文,到美濃與社區的大小朋友互動,以「我們的星星月亮太陽」為主題,創作出一件件的陶藝作品。即日起至12月24日,在美濃文創中心展示,周末更有導覽,解說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策展理念。 周妙文老師駐村期間,在美濃共有三個場次與不同的團體組合互動,分別是陶花樂源文化工坊的憨兒大朋友、吉東國小小朋友、以及親子捏陶活動。周老師設計這幾場捏陶活動單純僅使用雙手,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孩子們享受捏陶的樂趣,從遊戲中培養對陶藝的興趣與熱情。 陶花樂源文化工坊 ( Facebook ) 前身為憨兒窯的陶花樂源文化工坊成立於2012年,是美濃第一座社區化作業工坊,由憨兒輔導協會曾炎輝老師促成,旨在提供旗美地區有自理與作業能力、卻無法進入一般職場或庇護場所的成年憨兒們一個作業參與場域,由社會力量協助憨兒自立,也部分減輕憨兒家庭的照護重擔。除販售憨兒作品外,工坊提供拉坏與捏陶體驗。 默默支持憨兒的陶花樂源文化工坊吸引了鍾蔡瑛珠女士的注意,鍾蔡女士深受曾老師信念感動,因而促成了駐村藝術家第一個活動,由周妙文老師到工坊陪同憨兒們一起捏陶。特別的是,這次活動也邀集了美濃國中7位二年級學生一同參與,期盼以共同藝術創作打破彼此的陌生,讓學生擁抱社會多元性。一開始美中學生在陌生環境中有些生怯,希望可以坐在一起(但老師怎可能讓她們如願);隨著投入捏陶,美中學生與憨兒也有了互動,最後也打破了一開始設定的隱形藩籬,打成一片。 憨兒與美中學生的作品,用陶片壓出星星、太陽、月亮的圖案,孩子們再拼貼成圓柱狀。 吉東國小場次,妙文老師也是讓小朋友用陶片壓製,貼在陶碗上。最後老師再上些色彩,讓作品更為繽紛活潑。 親子創作的小飾品則是掛在窗邊的樹上,樹下螢幕則撥放著這幾場的活動點滴。 最後,妙文老師對星星、月亮、太陽的想像也不能缺席。 展覽資訊 時間: 2017.10.30 - 12.24  

美濃土地伯公信仰

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美濃,與土地連結緊密,掌管土地的神祇土地公自然成為當地人心靈支柱,舉凡播種插秧乃至家中子弟當兵婚配,都會跟土地公秉告祈求順利。土地公於美濃人心中如同家中長輩一般親切,因此通稱"伯公",土地公廟則稱"伯公下"。